第138章,课程和奖励(求订阅)_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笔趣阁 >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 第138章,课程和奖励(求订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8章,课程和奖励(求订阅)

  第138章,课程和奖励(求订阅)

  一九五九年五月底,京城西安门大街附近的一座四合院内,一场全国性农业技术研讨会正在进行着。

  陈国华这位年轻人在几百号参加会议的人当中,居然不会太显眼。

  因为比他年轻的人还真不少,光是坐在他前面的就有俩个半大小子。

  只不过此时这俩半大小子却神情严肃认真地听着上面领导的发言。

  明明他们的小脸看起来也就是十三四岁左右的样子,眼里十分有神,看着挺像那么一回事儿的。

  上辈子的陈国华也听说过,这个时代有不少人,很早就成熟了。

  只因为他们还很小,就已经经历过很多人一辈子都没经历过的事儿。

  因为十年前的内地,还是战乱年代。

  即便是建国那一年,其实也还有不少地方没有被收回来,比如大西北,比如旅顺港。

  特别是旅顺港这地方,是五五年的时候,才回来的。

  所以很多人其实是没有父母,或者类似陈国华刚穿越那会儿,只有几兄妹相依为命的。

  生活逼迫着他们一夜之间成长成熟起来。

  坐在人群中的陈国华,观察过四周,也发现了一些成熟的脸庞。

  比如专家席位上的清华农学院教授李竞雄,以及农业教育家和作物育种学家的吴绍骙等等。

  这些都是农学方面的专家教授,一个个都是大佬。

  也有现在看起来毫不起眼的麓安江农校袁教员,他是陈国华最感兴趣的人。

  虽说此时的袁教员只是一名老师,但能被邀请前来参加这次的会议,也可以看出他的不凡。

  陈国华更佩服的是对方在未来所进行的技术研发和一辈子都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背影。

  眼神逛了一圈,没有什么更大的发现之后,陈国华这才收回了眼神。

  这样的技术研讨会,对他说,其实就是消磨时间的。

  大家一人发表一番长篇大论,又是讲述什么时代背景,又是什么故事之类的。

  反正听得陈国华自动屏蔽这些信息。

  等到研讨会中场休息之后,陈国华这才上前找袁教员聊天。

  后者还挺黑的,因为他已经在安江学习教书育人超过六年了,经常出没在田间地头,跟个农民也没什么两样。

  袁教员对陈国华的突然搭讪,还是感到挺吃惊的。

  因为他认识陈国华,毕竟刚才大会上,领导就有介绍过他。

  何况,陈国华的名字,其实也出现在报纸上。

  就在今年四月份的时候,陈国华拿出了烟条棒等增雨三件套,被报纸大肆宣扬。

  尽管当时宣传更多的是人工降雨、灾情等方面的事儿,可也不能抹杀掉陈国华的付出。

  对于有心人来说,陈国华这三个字,当然有很重的分量。

  闲聊过程中,陈国华知道袁教员此时还并没有开始进行杂交水稻的研发工作。

  他也没有提醒的意思,只是跟对方聊一些农学教育、农业技术等方面有关系的话题。

  下半场,陈国华被迫上台发言。

  嗯,他也一样,都是聊一些没有什么营养的话题。

  政策层面的事儿且不论,光是农学技术方面来说,这可是一盘大棋,看别人怎么下棋了。

  身为棋子的陈国华,他其实有很多技术,但又能如何?

  就好像去年冬天拿出来的农用地膜和蔬菜大棚技术,今年就一定可以遍地开花么?

  那不可能!

  关键是农用地膜的价格摆在这里,而且管理层面也是需要技术的。

  既然涉及到了技术,那么就需要有技术的人来管理,否则的话,那都是白塔。

  何况,去年的时候,即便有陈国华在,蔬菜大棚不也倒了不少么?

  管理人员和技术员在这个期间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且是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技术拿出来了,并不等于农业就发展起来了。

  再比如养猪模式,这些都是需要正向循环和时间来积累的。

  北汽制造厂能养得起大几百头大肥猪,那是因为背后有几千上万的半大小子、小屁孩,每天都跑去城外扒拉野草、猪草、烂野果、树根等等。

  否则的话,换其他单位试试?

  然鹅,如果是在南方的话,直接建一个农场进行管理,种植稻谷、花生、玉米等农作物。

  同时养殖鸡鸭猪等家禽,以南方的气候条件,养这些家禽,其实更加容易一些。

  但,这样的农场,在南方是很少见的。

  五十年代的农场,一般都在东北,也就是北大荒。

  西北那边都是一些生产建设兵团在那边扎根儿,很少是农场这样的模式。

  养猪模式在这些单位比较好执行,但也同样是看人。

  何况这样的小社会,利益勾连,也未必能经营好养猪模式这样的技术。

  适合这个时代的技术,才是最好的,其他都是白扯。

  所以技术不好拿出来,陈国华除了随大流地扯闲篇,还能干啥?

  这次的农业技术研讨会,其实说白了,还是跟当下的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甭说京城了,其他不少地方机构,也都有研讨会。

  比如刚才吴绍骙这位专家就提及过去年在江城的农作物育种方面的研讨会。

  人民报还刊登过相关新闻呢。

  反正是跟国际上面的一些学术指责有关系,认为内地不可能弄出来先进技术或者提高生产力的玉米育种技术。

  所以吴绍骙、李竞雄等相关专家直接起草文件,在报纸上面跟那些人隔空骂战。

  陈国华今天来参加这个会议,听得最多的就是关于这些方面的一些讨论或者小故事。

  发表完讲话之后,陈国华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当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算了,今天就当出来放松放松了.”

  如是想着,心情也就格外轻松了不少。

  毕竟他在过去一段时间,几乎都是连轴转,没怎么停下来过。

  好不容易结束了一天的研讨会,陈国华也回家休息了。

  在家养精蓄锐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他回到北汽制造厂就收到了来自一把手的好消息。

  关于磁芯板的奖励,下来了。

  “领导,是什么奖励呀?我赶紧通知我同学他们过来取”

  陈国华闻言,顿时喜滋滋地看向段书记,摩擦双手问道。

  后者没好气地笑骂道:

  “你看看你都成什么样了?这么着急干嘛?”

  “领导,您又不是不知道,现在粮食份额下调,猪肉份额下调,我能不着急么?”

  “你可是高级脑力劳动者,这些下调,跟伱有关系么?”

  “哇,领导您这样说话就不对了吧?”

  听到老段的话,陈国华正要撸起袖子跟对方好好掰扯清楚这件事,结果老段不讲武德,直接打断了他的发挥。

  差点没让他憋岔气了。

  段书记说了,这次中科院那边是真舍得,拿出了不少资源来换磁芯板。

  而且,他现在已经跟上级领导那边申请了,必然会把磁芯板生产线留在北汽制造厂的。

  对此,陈国华自然是希望如此,不要闹出什么幺蛾子了。

  给到陈国华他们这个团队的奖励,除了每人奖励十块钱之外,就是每人十斤面粉、十斤腊肉、一斤白糖和两斤花生油了。

  讲真的,陈国华听到这些零零散散的奖励时,整个人都惊呆了。

  好家伙,要不要这样零散?

  不过这样的奖励也不算差了,毕竟在为期半个月的工作当中,成时若他们这些北大学生,可是被承包了一顿晚餐的呢。

  别小看一顿晚餐,每人的分量是两个馒头和四个窝窝头。

  这样的粮食分量,在现如今的时代背景下,绝对是超规格待遇了。

  要不是老段力排众议,非要讨好这些北大学子,咋可能会给如此之高的待遇啊?

  “关于你的奖励嘛,二十斤大米和十斤腊肉,就这么多了。”

  段云平说完之后,笑眯眯地看着陈国华。

  后者点点头,似乎挺满足的,然后准备拿着条子去领奖励。

  这一幕顿时让老段错愕不已,“小陈,你就不问问还有没有其他奖励了么?”

  “那领导,还有其他奖励么?”

  陈国华回头,演技大爆发,故作不知地反问道。

  得,段云平瞬间泄气了,他还想逗一逗陈国华呢。

  结果却不太理想啊。

  最后的奖励,其实就是陈国华之前提及过的打字机,这玩意儿已经申请下来了,过两天就从津城那边运过来了。

  “真有打字机呀?那真是太谢谢领导了。”陈国华惊讶了一下,旋即感激地说道。

  “不用谢,你为我们北汽制造厂带来了这么多荣誉,为你申请一台打字机,方便你的工作,本来也是我们这些当领导应该做的事儿.”

  段云平温和地说道,“对了,你之前的那篇数学论文,什么时候发表呀?”

  他都还没时间完善这篇论文,又怎么可能发表呢?

  之前是因为梁胜才把论文给拿走了,失而复得之后,陈国华也没有马上进行完善后续的论文。

  总得找时间吧?

  “最近太忙了,没时间弄呢,再等等吧。”

  “那行吧,你不要忘了就行。”

  老段还是非常关心陈国华的,然后又听他关心起了工作上面的事儿:

  “对了,第109号碳纤维的生产情况如何了?”

  “目前生产了一部分,也不是很多,总之领导您按照我们之前商定的一周时间,然后再上报给上面的领导吧,不急。”

  见陈国华如此云淡风轻,什么都说不急,段云平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接了。

  当然了,他还是安排好了如何给成时若他们派发奖励的事儿。

  陈国华闻言,当即便表示,等会儿他也跟着大卡车前往。

  很快,他跟着段云平来到了厂区的仓库这边,此时罗树江他们已经做好了安排。

  分配给到每个人的粮食并不多,但架不住成时若他们总共二十人呢。

  “这是二十人的分量吗?领导,您不会也预留了给其他同学的吧?”

  看到眼前大卡车上已经分配好的粮食,整齐堆放在一起,陈国华顿时吃惊地问道。

  如此整齐码放,让他很快就计算出了眼前的粮食份量。

  然后他想到了老段对薛晋权、余德词他们这些大学生的稀罕,以及对剩下那三十多名北大学子的虎视眈眈,当即便明白了过来。

  此前的时候,段云平还因为陈国华没有把剩下的三十多名北大学子也接过来北汽制造厂而懊恼后悔,还说后者不懂得做事儿。

  所以他现在是想要补偿回来?

  见领导笑着,陈国华摇头道:“领导这肯定是不行的,您这样做,只会让他们离心离德,而且后续我想要再管理好他们,更加困难了.”

  余德词他们这些人都不是傻子,相反他们非常聪明。

  对于老段的这点小伎俩,他们能马上反应过来。

  甭以为这点小恩小惠就可以把余德词、杨孝如他们的人心给收买了,狗屁!

  如果不是陈国华放出来的科研项目,吸引住了他们,人家怎么可能会上当呢?

  安安稳稳地在北大校园里当一名安静的学生,不好吗?

  要知道他们这些大学生,每个月都有二十多元的补助,吃穿层面是不愁的。

  “领导,这些粮食就不要派发给他们了,还有以后关于跟我这些同学的接触,由我来负责就可以了,我建议领导您还是别随意插手了,您不了解他们。”

  陈国华的这句话,让段云平十分不以为然。

  但他是一个能听得进去建议的领导,所以思索一番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罗树江他们又把部分粮食给拿回了仓库,带着仅有二十份粮食离开了北汽。

  而且老段也没有跟着一起来北大了。

  他是在用行动向陈国华证明,他是一个听劝的领导。

  燕园正门外,薛晋权他们几人全都跑了出来。

  “老陈,真有奖励啊?”

  大卡车就停在正门口,陈国华笑呵呵地让他们上车,大大方方地让他们提着这些粮食回寝室去。

  只不过,余德词他们却有些傻眼:“老陈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哪有锅碗瓢盆啊?”

  眼前这些都是粮食,但他们又没有相应的厨具来烹饪这些粮食,所以要来干嘛呢?

  “我都已经替你们直接换成粮食了,剩下的问题,很难解决么?”

  陈国华瞪了他们一眼,道:

  “要不这样吧,粮食我拉回去,我让食堂那边的厨师给你们做好,你们抽时间每天晚上过来一趟还是我安排人给你们送过来?”

  “我们过去一趟吧。”

  “确定?”

  “确定,不过你必须要在厂里面啊,不然的话,我们可不干!”

  他们宁愿每天下午坐公交车前往北汽吃顿饭,也不愿意让人送过来,这打的是什么主意,陈国华瞬间就懂了。

  “你们怕是要失望了,我现在每天下班之后就回家,可不会一直待在厂里面”

  余德词他们一听,不由错愕不已,旋即马上说好话,希望陈国华可以在厂里面多留一会儿。

  毕竟只要陈国华在厂里面,那么他们就可以缠着他询问更多的信息。

  前天陈国华发下来的那两份资料,无一不是非常繁重且高深的技术资料。

  尽管对于陈国华来说,这两套资料里面的设备,不过是七十年代的技术设备。

  但在五九年这个时间节点,特别是对于内地来说,那些绝对是非常非常高深的技术。

  很多理论层面的知识,都是当前最新颖的,所以杨孝如他们这些人都有很多很多的疑惑。

  如果能够跟陈国华进行交流的话,那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帮助。

  “我擦,你们不会是想让我免费开课吧?”

  陈国华睁大眼睛地看着他们这些人,不敢置信地问道。

  其实他就是在表演罢了。

  那两份资料的难度有多大,他自己也十分清楚,否则的话,他也不至于冒这么大的风险,提前把资料拿出来给他们。

  而他之所以这么反问余德词、成时若他们这些同学,并且还强调了‘免费开课’这四个字,其实就是要让他们欠下人情。

  这个世界,最难还的债务,其实就是人情债。

  明明是陈国华这个有资格当‘资本家’的人,想要余德词他们这些免费的优秀劳动力,毕竟这个时候的大学生可不要太值钱。

  而且晶圆制造也好,芯片光刻也罢,那都是需要非常非常多的优秀大学生,才有可能完成得了。

  陈国华想要在内地成立洁净室,完全没有问题,但想要造出一枚芯片,那就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大学生技术员。

  如果让陈国华给段云平去帮忙申请,不说吕进雄会不会气得大发雷霆,汽车工业管理局的局长张逢时绝对会把段云平给臭骂一顿的。

  毕竟他们上哪去找这么多大学生啊?

  所以,关键点就来了。

  现在陈国华直接把主意打在了余德词他们这群人的身上。

  以他们这群人的可塑性,让他们提前接触芯片制造的相关技术,未来等他们学好了这些技术之后,就可以直接上手了。

  如果计划顺利,简直完美。

  到时候陈国华完全可以绕开中科院,自己在北汽制造厂提前拿出集成电路计算机。

  当然了,这一切的计划,都必须建立在能顺顺利利的基础上,否则的话一切都是瞎扯淡。

  中科院那个大泥潭,陈国华算是受够了。

  往后他就不太想参与那边的科研项目了,最多他过去跟华罗庚他们这些大佬交流一二,至于科研项目?

  那肯定是自己亲自来搞啊。

  有段云平、薛亚军他们这些人顶在最前面,陈国华完全可以在北汽制造厂这个小天地里,干自己想干的事儿。

  “不免费,不免费,呵呵.”

  余德词他们尴尬地笑着,大家都是聪明人,索性也不兜圈子了。

  打直球的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老陈,只要以后你一句话,我保证随叫随到。”

  有了成时若第一个开口,余德词他们也神色严肃地跟着附和了起来。

  陈国华要的就是他们这句承诺。

  “那行吧,你们回去跟其他人说一声,到时候你们坐公交车过来.”

  “对了,这里还有十块钱的奖励,应该足够你们坐很久的公交车了.”

  “唔,其他人的话,他们要坐公车来,只怕是没有多少钱.”

  “这样吧,他们要是真的想来,那我就提前给他们申请补助,往后项目成功了,从项目奖励里面扣除”

  一码归一码,陈国华还是需要把很多事儿给提前说清楚,免得到时候大家心里不舒坦。

  毕竟有句话叫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是因为这样的小事儿,让他们这些人离心离德,那才是悲惨的教训呢。

  打发掉余德词他们之后,陈国华又带着这些粮食回到了北汽制造厂。

  一把手办公室,陈国华把自己的计划简单说了一下,老段顿时非常高兴。

  “那到时候上课的时候,我能不能安排一下技术员旁听?”

  陈国华的意思是,把原本的十一号仓库简单清理一下,变成临时教室就可以了。

  往后的六月份,他可能会在这里给余德词他们上课。

  “领导,您想安排谁来我这里上课?您知道我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吗?”

  “你这不是新知识么?”

  见陈国华瞪大眼睛,一副十分吃惊的样子,段云平不解地反问道。

  “是新知识没错,但是领导啊,这些知识可不是一般人能学的来的,要不然的话,我会亲自给我那些北大同学讲课?”

  这可把段云平给干迷糊了:能有多高深的知识啊?

  “领导,我不说其他了,您看看这里,关于光刻机技术的实际研发需求.”

  陈国华拿出第二资料,翻阅到光刻机那一页,关于制造投影式光刻机所需要的光源问题,便是需要一种248nm的氟化氪准分子深紫外光源。

  段云平看到这些,顿时觉得头晕眼花,完全不理解这是什么。

  不过陈国华也没有跟对方解释那么多。

  这种高深的理论知识,确实不是段云平他们能够理解的。

  但老段说的话,倒是提醒了他。

  “领导,不过您可以加快一下我们厂的七八级技术工人的培养,特别是钳工等技术工人.”

  “等到时候,如开启了这两个项目的话,需要制造光刻机的时候,就必须要有技术十分娴熟的钳工等技术工人才行.”

  仅仅只是一台光刻机,便是一条产业链。

  越是发展到了后期,需要更高精度、尺寸更小的芯片时,那么对光刻机上游的物镜、涂胶显影、激光源、能力控制器、光束矫正器等等的技术要求,就会非常非常高。

  也别说后期了,便是现在的起步阶段,陈国华就已经头疼到底如何解决光刻机当中最核心的光源和镜头这两大组件问题了。

  因为这样的人才极为难得,不过希望在北大这边的同学当中,能给到他一个惊喜吧。

  实在不行,他问一问哈工大的王学国,看看他那边能不能有相关专业的同学帮个忙。

  较真起来,这个时代大学里的专业,更加齐全的大学,还得是人家哈工大。

  毕竟人家的名字可是号称工业大学呢。

  北大牛逼归牛逼,但更多集中在中文系、数学、物理等层面,相反,在光学领域的专业人才,反而不多。

  就目前陈国华所知道的京城这边的光学精密仪器所,一个是一九五二年成立的仪器馆,在前年更名为京城光学精密仪器所。

  另一个则是机电所,以及常春那边的常春技术物理所。

  目前内地就只有这三个单位,可能会有陈国华需要的光学层面的专家人才。

  然而,这些单位都是参与蘑菇蛋等大项目的研究所,根本不是陈国华能够接触得到的。

  再说了,他在中科院都处处受到掣肘,真要跑去光学精密仪器所或机电所那边找人,绝对见不到人。

  他们算不上秘密单位,但也是涉密人才,肯定不会轻易面见外人。

  所以,陈国华想要自己绕开中科院,那么就必须自己想办法。

  而他能想到的办法,那就是自己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特别是刚上大一的这些大学生,那绝对是最好的人才。

  段云平听到他的话,不由自主地点头应了下来。

  只不过,七八级技术工人,可不是那么容易培养的。

  对此,陈国华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是希望老段能优待一下这些八级工人。

  特别是今年明几年,稍微优待这些八级工人,让他们多教一教徒弟,未来北汽需要更多的人才呢。

  跟老段说完这件事之后,陈国华这才松了一口气。

  目前来说,计划才刚刚铺开,慢慢来,不急。

  当天晚上,他拎着五十斤大米和三十斤腊肉回家了。

  老段奖励给他的只是二十斤大米和十斤腊肉,他给加了一些。

  而且他也不怕陈恭禄或者云婉裳他们跑去北汽制造厂那边对峙,毕竟老段绝对会帮他的。

  再说了,陈恭禄他们也不会真的去北汽制造厂,更不可能对峙什么。

  翠花胡同,随着陈国华带回来这么多粮食和肉,大家都惊呆了。

  特别是三小只,一直兴奋地拍掌,围着大米和肉转悠,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

  “你们厂,这么富裕?”

  这是老陈的疑惑。

  因为现在满京城都是粮食和猪肉分量下调,意味着国家缺粮。

  等到下个月,陈梨花回到京城之后,家里人就更加清楚京城这边的粮食情况了。

  毕竟她可是要去粮食局上班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事儿呢?

  “爹,您怕是不知道我们厂的合作社,还养了大几百头大肥猪吧?”

  陈国华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着继续说道:

  “五月底的时候,我们领导还跟我们说了,他们还打算继续扩大呢,因为四月份的一批老母猪又下崽了,这些猪仔也快长大了.”

  “原本是想着卖掉这些猪仔的,现在还是留着自己养吧”

  此话一出,陈恭禄、云婉裳、胡萍姑等人更加惊讶了。

  特别是胡萍姑,她可是很清楚目前生猪肉的政策,当即便好奇地问道:

  “难道你们厂的工人都这么大方的么?”

  努力建设新中国这件事,可不仅仅只是宣传语,更是很多人的追求。

  这个时代还是有很多无私贡献的可爱之人。

  但衣食住行是每个老百姓都无法避开的事儿。

  合作社集体养的大肥猪,除了需要上交的部分,其他可都是集体所有,正常来说可以归合作社自己分配。

  但现在政策很严格,不可能真的让他们自己分掉这些大肥猪。

  “大嫂,我们厂啊,打算让我想个办法,就像去年的安全带一样,为我们国家创造点外汇收入”

  陈国华呵呵笑道:

  “只有这样,我们厂的大肥猪,才能保存下来”

  一家人闻言,顿时恍然大悟,云婉裳却有些担忧地问道:

  “那你会不会想不到办法啊?我看你最近都那么辛苦,现在好不容易休息了,怎么又有这么多科研任务啊?”

  “还有啊,你这次带回来的这些粮食,又是因为什么项目的奖励啊?”

  听到母亲的担忧,陈国华自信地笑着解释了一下。

  其实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儿,在他看来,能让家人放心,他才能在外面更加放心地往前冲。

  听完他的解释,大家都很是替他高兴。

  大嫂胡萍姑笑着说,这些粮食和肉都存起来,到时候七月份之后,拿来办事用。

  办事?

  当然是给陈国华和于沫离两人结婚办酒席用啊。

  她这一句话,直接让于沫离闹了个大红脸。

  明明她已经在家里住了小半年,可还是那么容易害羞。

  陈国华还没开口说话,陈恭禄就已经大笑着赞道:

  “没错,萍姑说得对,那就存起来,到时候给他们两口子办事的时候,再拿出来”

  “爹,不用这么麻烦.”

  然而陈国华的话,还没说完呢,就被老头子挥手打断了。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老陈在这个家的存在感,越来越低了。

  以前是云婉裳的工资高,他没什么话好说的。

  好不容易找回了陈国华,结果这小子的能力更加逆天。

  现在不仅工资已经是七十三块五毛钱了,而且每月都能从北汽制造厂那边带回来不少奖励。

  确实是非常厉害,也让老陈脸上有关。

  但在家里,老陈的话语权是越来越低了,而且也没有多少存在感。

  等到陈梨花回来京城之后,估计更是如此了。

  所以好不容易逮着机会了,老陈又怎么可能不展示一下自己这个一家之主的权威呢?

  陈国华无语,但也没有跟对方辩解了。

  五十斤大米啊,放一两个月的话,问题不大。

  算了,反正磁芯板生产线也快落实下来了,还有碳纤维测试也即将到来。

  等完成这些之后,估计还会有奖励。

  他就不信了,到时候他带回来更多的奖励,老陈还能说服大家把奖励都给藏起来么?

  时间飞逝,转眼已经是第二天。

  今天是六月一号,国际儿童节,这天对于陈国华来说,跟往常没有什么区别。

  但对于陈小月、陈小敏、陈小梅和陈援朝他们来说,今儿可是儿童节啊。

  按照政务院在四九年发布的全国年节暨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六月一号儿童节这一天,是所有儿童放假半日。

  并且由于没有限制年龄,所以只要是高中生或者以下都可以说是儿童。

  就因为这个,陈国华还笑话于沫离,你也儿童节快乐呀。

  结果于沫离十分不高兴地嘟嘴表示,她才不是儿童呢。

  现在可不是后世,后世那些人都天天标榜自己是儿童是少女,每年生日不是年年十八就是年年如花。

  于沫离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高考之后就要嫁人了。

  而且在农村地区,不少像她这样年龄的女孩,早就结婚生娃了。

  还儿童呢?人家那是儿童他妈呀!

  三小只和陈援朝他们是非常开心的,毕竟能够玩半天呢。

  甚至陈国华还赞助了他们一卷胶卷,让他们可以出去拍照玩耍。

  胡萍姑是有时间帮忙给他们拍照的,所以不需要陈国华担心这些事儿。

  北汽制造厂,刚被喊到办公室的陈国华,看到吕进雄、张逢时等领导也来了,以及旁边还坐了好几位气场强大的陌生领导。

  顿时让他心里咯噔了一下。

  老段这家伙,还说磁芯板生产线没有问题,不会出幺蛾子呢。

  现如今,张逢时和吕进雄两位领导都出现了,肯定不会是那么简单。

  果然,会议刚开始,吕进雄就介绍了旁边那几位陌生的领导。

  他们是川蜀之国那边过来的人,一个名为509工厂过来一二把手严云农和赵广军,以及他们直属单位的上司李国忠。

  听名字就知道,他们509工厂是军工企业,并且看样子还不是一般的军工企业。

  李国忠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希望北汽制造厂这边提供一条磁芯板生产线和技术支持。

  所谓的技术支持,其实就是培训他们的技术人员。

  不过,需要让陈国华前往川蜀之国才行。

  陈国华一听,当即就要拒绝,却被段云平抢先了。

  “李首长,严同志和赵同志,我不同意!”

  当然不同意啊!

  因为陈国华可是他们北汽制造厂的超级天才,宝贝得很。

  只是技术培训罢了,之前四月份的烟条棒等增雨三件套,不都是派人来北汽这边参加培训的么?

  好家伙,现在就因为你们509工厂很牛逼,然后就想要拐走陈国华?

  门都没有!

  段云平对这个509工厂的名声可是非常清楚的,他们几乎可以说是臭名昭著了。

  凡是去了川蜀之国的技术员,都说很喜欢他们那边的环境、人文等等,然后就留在那边了。

  狗屁!

  纯粹就是馋这些技术员的技术和天赋,所以强行截留了。

  现在又想用这样的办法来拐走陈国华,那绝对不可能!

  张逢时也开口了,表示这个条件不行,没得商量。

  只要陈国华继续待在北汽制造厂,那么对他张逢时来说,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不过,吕进雄却没有开口说话了。

  因为他的位置不同,看待事物的眼光和考虑事情的层次已经不一样了。

  李国忠他们当然是不甘心啊,于是双方就这件事展开讨论。

  陈国华一听,脑瓜子疼,举手示意他有话要说。

  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他,想知道他有什么想法。

  “李首长,我很高兴您这么看重我,我也很喜欢川蜀之国,特别是那边的大熊猫”

  李国忠、严云农和赵广军三人顿时面露喜色,但段云平却听出了画外音,瞬间也不急了。

  “但是,我一家人都在京城,我不可能离开京城。”

  “而且去年我去过一趟哈工大之后,我就发誓,如无必要,绝对不会再乘坐火车了,太慢了.”

  “可能李首长你们不知道,就因为这件事,我还跟我高中同学,现在是哈工大铁路建设系的王学国,吐槽过这件事”

  “我说了,要是你们这些搞铁路建设的人才,不把我们国家的铁路修建好,让火车的速度提升至两百公里每小时,我就再也不坐火车了”

  话题说到这里,已经被陈国华给带歪了。

  不管是李国忠他们三人,还是吕进雄、张逢时、段云平等人,全都瞠目结舌了。

  好家伙,小陈你可真是勇气可嘉啊。

  发这样的誓言,有什么鬼用?

  难不成真的不坐火车了么?

  “陈国华同志,既然这样,那我们509工厂以后就替你出这个机票钱,让你以后坐飞机回京城探亲”

  赵广军笑呵呵地说道。

  此话也让严云农和李国忠两人乐呵地附和了起来。

  只有张逢时和段云平等人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好家伙,以前好歹还遮掩一下,现在直接明着抢人了是吧?

  陈国华却笑呵呵地说道:

  “不不不,领导们误会了,我是不会离开京城的,这一点,不会改变!”

  “而且说起飞机,在我看来,还不如火车呢”

  “领导您先别打断我,我来给您分析一下现在的飞机技术.”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